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24.由于在当今教会,许多人缺乏对死后生命的信仰,几乎不信天堂和作为天地之神的主,所以我灵的内层被主打开,好叫我留在肉体中,同时又能与天堂天使同在,不仅与他们交谈,还看到那里令人惊叹的景象并描述它们,以防今后又有人说:“谁从天堂来到我们这里报告说,有这么一个地方,并且那里有什么东西?”不过,我知道,那些之前就发自内心否认天堂与地狱,以及死后生命存在的人更加不信并继续否认它们的存在。事实上,把乌鸦变成白的,都比让那些发自内心拒绝信仰的人去相信容易。原因在于,他们对这类事总是持消极否定的态度,从来不持积极肯定的态度。到目前为止我所说,以及还要进一步所说关于天使和灵人的话是对少数相信的人说的。然而,为把其余的人引向某种承认,我蒙允许讲述诸如令好奇心强的人感兴趣,并能引起他们注意力的那类事,现在便讲述星空中的诸星球。
2072.“笑”表示对真理的情感。这从“笑”的起源和本质清楚可知:笑的起源只是对真理的情感,或对虚假的情感;这种情感产生了通过笑表现在脸上的欢喜和快乐,这表明笑的本质和笑的起源是一样的。事实上,笑是属于身体的外在事物,因为它属于脸;但在圣言中,内在事物通过外在事物来表达和表示。正如心智的一切内在情感都通过脸来表达和表示,内在听觉和顺从通过耳朵来表示,内在视觉或理解力通过眼睛来表示,能力和力量通过手和臂来表示,等等;同样,对真理的情感通过笑来表达和表示。
人的理性包含的主要元素是真理。它还包含对良善的情感,但这情感存在于对真理的情感里面,作为它的灵魂。在理性中的对良善的情感不是通过笑,而是通过某种喜悦和由此产生的不发笑的快乐愉悦感来表达自己,因为笑通常包含某种不怎么良善的东西。真理之所以是人的理性,或理性心智的主要元素,是因为理性通过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形成。事实上,若不通过真理的知识或认知,任何人都绝无可能变得理性。良善的知识或认知,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一样是真理。
“笑”在此表示对真理的情感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:本节经文讲述了亚伯拉罕窃笑,撒拉同样在以撒出生前后暗笑;以撒也因“笑”而得名,因为“以撒”这个词表示笑。从本节经文明显可知,亚伯拉罕听到以撒时就窃笑,因为经上说,当亚伯拉罕听到一个儿子从撒拉而出时,他就窃笑。当撒拉从耶和华那里听说她要生一个儿子时,她在以撒出生前也笑了。经上论到她说:
撒拉在帐棚门口也听见了,就心里暗笑说,我已衰老,我主也老了,岂能有这喜事呢?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,撒拉为什么暗笑说,我已年老,果真能生育吗?撒拉就害怕,否认说,我没有笑。祂说,不然,你实在笑了。(创世记18:10, 12-13, 15)
后来,当以撒出生时:
亚伯拉罕给他儿子起名叫以撒(意思是笑)。撒拉说,神使我喜笑;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。(创世记21:3, 6)
若非“笑”和表示笑的“以撒”之名涉及这些元素,经上永远不会提及这些事。
2661.“因他儿子的缘故”表示因为祂喜爱这理性,也就是说,喜爱最初理性。这从“儿子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也就是说,婢女的儿子是指纯人类理性或最初理性,如前所述(1893, 2652-2653, 2657-2658节)。诚然,此处并未提到悲伤的原因,但下文说得很清楚。显然,原因就是爱,或说这悲伤由爱而生,因为经上说:“因他儿子的缘故;”下面21:13-21论述了这个儿子。但为让人们知道这种悲伤为何存在,也就是为何经上说:“因他儿子的缘故,这话在亚伯拉罕眼里极恶”,下面用几句话来说明。
主降世不是为了拯救属天人,而是为了拯救属灵人。被称为“人”的上古教会是属天的;如果这个教会完整保留,没有败坏,主就无需生而为人。可一旦该教会开始衰落,主就预见属天教会将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;因此,经上立刻作出主降世的预言(创世记3:15)。上古教会的时代过后,属天教会就不复存在了,取而代之的是属灵教会。第一卷多次提到的大洪水之后的古教会是一个属灵教会。主若不降世,古教会,也就是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就不能得救。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所说这些话的意思:
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,有病的人才需要。我来本不是召义人,乃是召罪人悔改。(马太福音9:12-13)
也是约翰福音中这些话的意思:
我另外有羊,不是这圈里的;我必须领它们来,它们也要听我的声音,这样,将只有一个羊群,一个牧人。(约翰福音10:16)
这同样是一百只羊的比喻(马太福音18:11-13)的意思。
“以撒”因代表主的神性理性,故也表示那些被称为“继承者或承受者”的属天人;而“以实玛利”因代表主的纯人类理性,故也表示那些被称为“儿子”的属灵人,这从前面的阐述明显看出来(2658节);这就是为何主由于其神性之爱而感到悲伤。这也是下面21:13-21的意思,在那里,夏甲的儿子和这儿子的母亲代表属灵教会;那里论述的主题是该教会的状态,也就是那些属于该教会之人的状态(2612节)。这些奥秘无法进一步阐明;只能在此简单说明:这个教会的所有状态都以在世时的主来代表,以及那些属于该教会的人将以哪种方式通过祂得救。因此,这些名字同样表示教会的这些状态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